


2月20日,由三峡上海研究院EPC总承包承建的三峡新能源大丰H8-2#300MW海上风电项目打响工程竣工验收第一枪——项目档案顺利通过集团专项验收公司,预计于今年上半年完成该项目的整体竣工验收。
在2021年抢装并网发电全网后,大丰项目部将在2022年开展一系列收尾工作和立项工作,2023年春季进入竣工验收阶段。 为顺利通过项目档案验收,大丰项目部成立了档案工作组。 经过资料收集、分类、归档、装订、上架尺寸等14道工序,完成1719个项目档案,所有档案均上传至集团公司电子系统,形成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便于检索。
大丰H8-2项目是中国三峡公司在集团内开展海上风电建设项目档案验收的第一个项目,也是集团公司实施数字化档案的试点项目。 档案验收组由集团公司档案中心主任王保旭等11名专家组成。 三峡能源江苏分公司、三峡新能源盐城大丰有限公司及各参建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了验收工作。
档案验收的顺利通过,标志着大丰H8-2项目建立了规范的大型项目档案管理体系,为后续项目竣工验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竣工验收预计于今年上半年完成。 主要目标是保证整个风电场的完整产能。 验收范围包括工程合同中的所有设计项目,所有风机组、海底电缆、升压站、集中式风电场共享系统及公用设施、环卫设施、环保设施、试生产等。工程竣工验收后,进行项目移交,项目部将H8-2项目移交给建设单位三峡新能源盐城大丰有限公司; 之后,项目数据存储和项目现场管理将由建设单位全权负责,上海院完成交钥匙工程。
上海研究院大丰总承包项目部将以“开局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奋斗精神,认真打好即将到来的项目竣工验收决战楼宇自控系统竣工资料验收,画上圆满的句号到大丰H8-2项目。
由国网台州供电公司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专为停电应急响应设计的智能机器人“小E”山东电力应急楼宇自控系统,经过六次实战演练,开始在浙江省推广测试。
据介绍,停电应急处理具有特殊危险性,如二次爆炸、火灾产生的高温和有毒有害气体、剧毒SF6气体泄漏、隐蔽带电点等,应急人员往往无法深入第一时间进入现场,大大降低抢修效率。 即使佩戴防护装备强行进入,也会对身体造成极大伤害,人身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针对这些问题,国网台州供电公司“激发青春”项目组于今年年初启动停电应急智能机器人“小E”的研发。 经过1.0、2.0、2.0+、3.0版本四次升级,现在的“小E”可以提前深入变电站、变电室、开关站、环网室等室内外故障现场,进行智能化综合研判环境数据,进行故障分析。 综合应急处理,同时兼顾此类故障的应急效率和人身安全。
据了解,该机器人由主体系统、现场环境研判系统、现场环境改善系统三个系统组成。 它有两个后台:现场控制中心和远程指挥中心。 适应性强”、“自主研判”、“智能处理”等重大创新。
国网台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机器代替人,减少应急人员人身伤害,是电力企业“人文精神”的直观体现。 同时,该产品具有显着的经济效益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根据“小E”6次应急演练的结果,应急时间从传统的4-5小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 以10KV环网机房应急为例,平均每次应急费用5000元,可节省30万元以上的损失,挽救宝贵员工的生命; 举个例子,一个急修中心配置2套:完全自主研发 小E需要15万元,仅两套应急防护装备就需要50万元左右。 据初步测算,若由国网公司推广,预计直接经济效益将超过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