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双减”决策部署,教育部围绕院校资质审查、收费行为规范、费前资金监管等重点环节,开展了进一步深化应用国家校外教育培训监管服务综合平台,进一步深化校外培训机构建设。 治理,规范非纪律校外培训行为,引导其成为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资质审查方面,按照“双减”文件,引导各地区分体育、文化艺术、科技等培训类别,明确相应主管部门,制定分级标准,严格审批。 截至4月30日,10.99万家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纳入监管和服务平台监管,其中9.52万家机构通过资格审查,资格审查完成率达到87%。 在规范收费行为方面,引导各地严格实行培训收费明码标价,公示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楼宇自控培训的学校,充分运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培训收费时间跨度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等。收费要求,组织查处整改,维护学生家长合法权益。 近期,各地对检查中发现的违规校外培训机构收费不规范行为一一整改。 在预付费用监管方面,全国9.34万家非专业校外培训机构按照监管要求采取银行托管或风险保证金等方式对预付费用进行监管,纳入监管的机构比例为 85%。
下一步,针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市场面临机构多、培训项目多的情况,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措施,引导全国治理工作深化。 在全国部署非学科校外培训机构,查清底线,摸清机构底线,建立管理台账,全面规范管理。 定期开展非纪律校外培训机构收费行为日常检查,不断规范机构收费行为,加强预收资金监管,防范“退费难”“跑路”等问题带着钱离开”。
父母:
大家好! 假期来了。 为切实减轻孩子的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更好地保护孩子的身心健康,保护您和孩子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灞桥区教育局温馨提示:
1、树立正确的成功观
善于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合理规划孩子未来的发展,不过分依赖和夸大校外培训的作用。 假期要引导孩子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加强对电子产品的监管,正确处理学习、运动、和娱乐。
二、坚决抵制非法培训
中央“双减”政策要求,校外培训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培训。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寒暑假期间组织校外学科培训,均属于违规行为。 在商厦、住宅区,以“一对一”、“住校教师”、“高端家政”、“众筹民办教育”、各类冬令营为名,违规开展学科培训, , , 和 . “黑衣组织”。 此类机构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还存在随时跑路、资金链断裂等风险。 家长要自觉抵制,以保障孩子身心健康和自身权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科学选择合规培训
寒假期间,家长和学生如有非学科类培训需求,请认真识别、合理选择合规培训机构,做到“三查”。 检查证书是否完整。 校外教育培训机构应当持有有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营业执照》(或《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开展培训。 具体机构信息可在“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督导服务综合平台”()“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中查询。 其次,检查教师是否合格。 即从事培训的教师应当持有相应学段、学科的教师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证书,并张贴在校外培训机构的显着位置。 第三,检查收费标准是否贴在墙上。 培训项目的收费项目和标准应当在校外培训机构显着位置予以公示。
4.通过平台购买课程规避风险
培训机构不得收取超过3个月或一次性超过60课时的费用,也不得以充值等变相形式收取费用,最高不得超过5000元。 请各位家长务必抵制校外培训机构通过各种优惠、折扣、授课等方式诱导超额、逾期缴费。 购买课程时,务必通过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督服务综合平台“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将学费缴纳至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专户楼宇自控培训机构,并查询用于正式收据。 不得私下直接向培训机构支付现金或购买课程,通过微信转账等方式将培训费用转入培训机构个人及培训机构公众号以外的任何账户。 家长通过“校外培训家长门户”APP在线购买课程、签订合同、缴纳费用。 APP会自动生成《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请妥善保管。
5.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请教育子女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乙乙类管控”总体方案》,加强自我防护,坚持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保持1米以上距离,减少不必要的聚集。 . 如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状,请暂停参加线下培训活动,及时做好居家健康管理。
最后,祝您和您的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快乐、有意义的假期。
报案电话:
西安市灞桥区教育局
2023 年 1 月 1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