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智慧许昌:城市智能中枢基于华为云Stack打造
时间:2023-06-19    

岸边的痕迹增加了雨水,草地与平坦的田野接壤; 夏树犹稀,红莲未圆。

这首诗所描绘的夏日荷花盛开之美,出自河南许昌的西湖,“荷城”之名也由此而来。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许昌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 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智慧城市应用提供的服务。 与其他城市不同,今天的智慧许昌,离不开城市智慧中心的助力。

城市智能中心以华为Cloud Stack为基础,依托云、AI、计算等下一代ICT技术与知识创新的融合,实现城市感知、认知、决策、行动,为许昌市带来城市治理和企业服务、便民应用等智慧城市新场景。

智慧应用在更多地方开花结果

许昌市重点建设智慧政务、智慧交通、企业服务一体化、12345热线等项目。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可谓“多点开花”。

在智慧政务领域,进一步推进“一站式服务”前提下的“最多一趟”改革。 2071项市级政务服务事项100%实现“最多一次到访”,2033项实现“非当面审批”,677项实现“审批事项无证办理”;根据《2019年河南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许昌市政服务指标位居全省第三。

智能化楼宇系统_滨州渤海江森自控招标_许昌智慧楼宇自控系统招标

在城市治理领域,通过大屏(管理运营中心)+小屏(数字驾驶舱APP),为城市决策者提供一张图全局感知和一键协调指挥联动; 通过“经济运行、城市治理、政务服务、交通运行”等业务展示,把握城市脉搏,智能分析、综合预警、辅助决策;通过“互联网+政务”,为老百姓提供的政务服务是“一件事”、“跨省”、“网上”。

在智慧交通领域,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交通行业深度融合,提升委局城市交通管控能力。 通过对东城区主干道信号灯的AI优化​​,市民汽车出行平均出行时间缩短15%。

在众多创新应用中,“四保”平台无疑是皇冠上的明珠。 许昌市四保平台于6月25日正式上线,已成为推动白名单企业(项目)达产增效的重要载体。 通过该平台,企业可以提交自己的信息和诉求; 政府有关部门可及时出台政策,及时解决和反馈企业相关问题; 各县(市、区)可直观查看本地企业发展情况,维护本地企业相关信息。 数据。

四保平台立足于企业经济复苏,核心是扶持企业。 截至2022年10月,共梳理普惠政策62项。 全市为2374户市场主体减免租金10238万元,其中:行政事业单位1742户减免租金4061.1万元; 632家国有企业减免税款6176.9万元。 全市共有362家企业受理参保企业养老保险延期缴纳申请,延期缴纳养老保险22097.92万元,3360家企业返还稳岗补贴,补贴金额4088.09万元。

智慧枢纽赋能城市

如此丰富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系统化、中心化的能力建设,打破了以往烟囱式的业务体系,实现了一网一网统一管理,一屏一览。 这是城市智慧中心带来的独特价值,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创新思路。

通过城市智能中心建设,为许昌市打造城市核心数字基础设施,聚合赋能智慧应用。 目前已采集数据资产8亿条,覆盖38个委办局; 汇集了许昌全区地理信息数据,构建了市区110平方公里的倾斜摄影,从芙蓉湖到市区周边10平方公里进行精细化3D建模市政府;对接1000+路多局视频,跨局视频共享初见成效; 实现城市应急指挥200+通道大中型、多终端融合应急通信许昌智慧楼宇自控系统招标,实现全方位、多手段立体作战指挥。

智能化楼宇系统_许昌智慧楼宇自控系统招标_滨州渤海江森自控招标

全市智慧中心的智慧加持,如今已成为推动许昌市高质量发展的载体。 2021年底,在深圳高交会上,许昌市荣获“2021中国领先智慧城市”称号。

城市智慧中心的“骨干”

我们说城市的智慧中心支撑着许昌的很多智慧应用,那么是谁在支撑着智慧中心呢?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华为Cloud Stack。

城市智慧中心是城市的中枢和决策系统,包括一个云基础和三个使能器。 云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最佳基地。 通过数据赋能,打通城市数据孤岛,实现全球数据共享和流动; 通过应用使能,开发者可以轻松开发应用,实现新旧应用之间的数据互通; AI赋能是核心,通过AI技术与行业知识的结合,助力城市的商业创新和决策。

华为云Stack作为部署在政企客户本地数据中心的云基础设施,通过持续创新,打造安全、可靠、高效的全栈云。 从用户角度,一云能力帮助政企客户从业务走向云,深入利用云,加速政企数字化转型。

目前,华为云Stack服务于全球150多个国家的4800+政企客户。 IDC报告显示,华为云Stack领跑政务云基础设施市场和数字政务大数据管理平台市场,连续两年位居中国软件定义计算(SDC)软件市场第一。

华为云Stack一直坚持对政企市场的长期投入,致力于成为更懂政企的云,让智慧走进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企业,成就数字化未来。

同样,城市智能枢纽的建设也是一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变革。 在日常的城市运行、产业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城市智能中心正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持续助力许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城乡建设高水平、人民素质高,努力建设经济强市、创新强市、开放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

中新社上海消息11月11日电(张恒伟)全球智能、健康、可持续建筑领导者江森自控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举办“智造中国” ”)。 “可持续发展”论坛,发布新一期《双碳目标与中国建筑可持续使命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聚焦建筑行业可持续转型,具体提出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的建筑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和行业生态共建模式。 上海长宁区城市更新与低碳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毛勤、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USGBC)北亚区主任王静、埃森哲大中华区战略与咨询高级总监王万、微软房地产和设施大中华区总监周士杰等嘉宾出席论坛并参与讨论。

江森自控可持续与区域能源解决方案专家邓伟鹏博士表示:“长期以来,江森自控致力于为中国建筑业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可持续的专业解决方案,携手合作伙伴,此次发布的白皮书立足中国市场,汇集了我们在未来建筑和可持续城市领域的洞察力和实践经验,希望能为中国城市和建筑的可持续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

楼宇设备自控系统_楼宇设备监控及组态_江森自控楼宇设备

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建筑、工业、交通等高耗能行业并列为可持续转型的重点行业。 通过对中国建筑全过程能耗等一系列数据的分析,白皮书提出了“可持续城市,建筑为先”的观点:绿色可持续的未来城市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智能和可持续的建筑。 建筑业作为城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减少碳排放,直至接近“零碳排放”,已成为行业的使命。

同时,白皮书基于对中国市场和行业的扎实研究,探讨了中国可持续建筑的潜力和挑战。 本书提出建筑在降低能源消耗需求、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可持续发展潜力。 持续升级过程中面临的七大挑战。

白皮书基于深入的行业分析和洞察,结合江森自控在建筑技术领域的丰富经验,从“全生命周期”、“全场景”三个维度提出了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应用”和“全行业生态”方式。 江森自控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涵盖绿色建筑节能认证咨询、区域能源、高效产品与节能技术、高效机房、远程智能连接服务的全生命周期产品、建筑节能改造、服务和解决方案,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全面支持,助力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蓝图。 建筑可持续性还可以赋能医疗、工业、交通、住宅等不同应用场景江森自控楼宇设备,这就需要可持续建筑解决方案能够灵活渗透到各种场景中,激活城市潜能,实现城市和社会的可持续升级。 此外,通过扩大可持续项目的参与,促进多方联动,高效调动和利用资源,进一步实现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协同效应。

论坛现场,江森自控与行业专家、生态合作伙伴以专题研讨会的形式,就中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趋势、关键要素、目标设定、行业最佳实践等进行深入探讨,畅想可持续未来. 建筑景观,分享中国在智慧建筑和科技建筑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和见解。

凭借 130 多年的经验和对创新的不懈追求,江森自控帮助世界各地的客户满足城市建筑不断变化的能源效率需求,同时确保建筑使用者的安全和舒适。 本白皮书的发布,集中展示了江森自控在建筑科技领域的经验、优势、深刻见解和创新活力。 在本届进博会上,江森自控带来的七大数字化解决方案、十大行业解决方案、十大科技解决方案也生动全面地诠释了以智能科技构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 可持续建筑不是最终结果,而是朝着更高目标迈进的过程。 实现近零能耗建筑乃至“零碳建筑”的可持续建筑愿景,需要跨行业生态伙伴的共同努力。 未来,江森自控将继续携手生态伙伴,分享见解,共同创新,助力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构建可持续发展。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