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汤江晖:商业业态本质物理载体是商业场所和建筑群
时间:2023-07-22    

商业商业的本质载体是商业场所和建筑群,它与写字楼、医院、学校、数据中心等其他公共建筑有很大不同,它规模大、空间尺度广、能耗高,有其独特的能源需求,是我们综合能源服务的重点领域。” 国网综合能源规划设计院高级项目经理唐江辉在北极星电力网主办的“第二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暨电力物联网建设发展大会”上发表了看法。 北极星电力网络和北极星电力APP对会议进行了直播。

专题直播:第二届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创新暨电力物联网建设发展大会

以下为演讲实录:

唐江辉:大家好。 我是唐江辉。 我是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规划设计研究院的。 下面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商业综合体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我的报告分为六个部分,介绍了发展背景、能源消耗现状、一些典型问题、我们提出的解决方案,然后结合我们之前做过的典型案例讨论了我们未来的一些商业模式。

商业楼宇是综合能源服务的重要领域

2019年,住建部更新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建立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评价体系。 同时,国家制定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民用建筑能耗标准、行业标准节能改造技术规范等一系列标准。 我想介绍的商业业态的本质载体是商业场所和建筑群,它们与写字楼、医院、学校、数据中心等其他公共建筑有很大不同。 它规模大、空间范围广、能耗高,有其独特的能源需求。 是我们综合能源服务的重点领域。

我初步把整个商业业态分为12类,重点关注五个主要项目:购物中心、百货店、仓储超市、文旅业态、专业市场。 典型代表有万达广场、王府井百货、宜家家居等。

在商业建筑综合能源服务领域,整体发展由两个方面驱动。

一方面是需求驱动。 首先,整个建筑本身的智能化正在不断快速发展。 其次,对于商业地产本身来说,数字化正在不断延伸和深化。 第三,客户对大型商业综合体的运营有降本增效的诉求。 第四,在整个运营过程中,物业人员对能源系统的智能化运维有很大的需求。

另一方面,它是由技术驱动的。 从传感器、网络、大数据应用的深入来看,这一系列技术的应用成本和实施难度下降较快。 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商业企业能源系统的变化。

对于大型商业建筑,我们根据一些研究,对整个客户需求进行了统计和比较。 其核心有四点:

首先是安全。 整个商场经营者或者说所有顾客对于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

二是整体环境的舒适度。 消费者在购物、休息、交流时,需要对整个能源系统,包括冷热、湿度、照明等有非常好的体验。

第三是经济。 对于商业综合体的运营来说,在能源成本方面,需要不断降本增效。

四是要考虑整个品牌的影响力,用绿色建筑的理念,实现整个能源系统的绿色高效运行。 一些高端品牌可能认为自己必须达到高水平的绿色建筑水平,因此在招商时可能是一个更好的方向。

大型商业综合体典型问题分析

截至2017年,全国建筑总面积约634亿平方米,其中建筑碳排放总量约20亿吨,公共建筑面积约120亿平方米,包括商业、办公、学校、医院等类型。 根据大型建筑样本统计测算,商业建筑面积约42亿平方米,占公共建筑面积的35%。 大型商业建筑单位面积平均能耗(夏热冬冷)比标准值高30%左右,能耗量大,节能潜力大。 是发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重点目标。

针对如此规模的客户类型,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能源标准体系,包括设计标准、导则、施工验收标准、评估改造标准、运行标准等。 我国在设计阶段重点关注建筑综合能源服务领域。 节能设计标准是强制性国家标准,在建筑施工全过程中严格控制,促进建筑节能降耗。 另外,民用建筑能耗标准是推荐性国家标准,总量控制目标引导大家在经营上转变。

大型商业建筑年能耗中,约50%-60%用于采暖空调系统,20%-30%用于照明,20%-50%用于外围护结构的传热消耗。 目前,商业综合体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包括冰雪乐园、影视乐园、海洋世界、水上乐园等,它们不再局限于某一个购物中心,而是集游乐设施、文化中心于一体的建筑群。 在这样的业态下,我们也进行了典型的能耗分析。 例如,商业综合体中的制冷和供暖占比超过60%,而水上乐园更多的是水动力设备,占比超过50%。

我们对大型商业建筑进行了研究。 据统计结果显示,严寒、夏冷酷热、冬冷地区节能潜力较大,建筑信息系统整体普及率较低,仅为30%左右。 建筑物管理水平不足,导致能源消耗较高。 以下是我们现场调查中遇到的四个问题。 首先是整个综合能源系统运行效率低、安全可靠性差。 二是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等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三是能源梯次利用、循环经济和多能互补尚未实现。

经过研究,我们认为大部分商业综合体都存在综合能效提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空间。

针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做出了一些结论。

1.强调功能设计而不是能源规划。

整个商业建筑群,在设计之初就非常注重选址布局、交通流线、商业景观,包括文化主题,但能源系统却被认为是附属于建筑群的基础设施,这就导致了非常传统的能源设计理念。

现在这种复杂的业态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复杂多变的业务负载需求与原有固有的常规设计之间的矛盾。 二是每个建筑群都有自己的能源系统,各自独立,互不相连。 三是商业综合体一般都有营业维持期。 建成后,负荷可能会在一年、三年或五年内逐渐达到满负荷。 负载具有增长特性。 四是建设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和当地资源禀赋。

面对这样一个概念,我们做了研究。 从全生命周期成本计算,此类商业建筑的建筑成本占26%,但能源消耗甚至高于建筑本体消耗成本,可达32%。 注重能源系统的总体规划和后期运行。

2、重招商运营,轻能源管理。

首先,在一些调查中,经常发现设备选型有很大的安全裕度。 其次,运维人员都是凭经验操作,无法合理调整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 第三,维修一般都交给设备维修单位建筑群楼宇自控系统图,自己的管理人员只有在出现故障后才报修,这样耗能设备的性能会迅速衰减。 第四,从计量角度看,人、钱、票是分开的。 目前还不清楚用了多少、用在哪里、是好是坏。 第五,以下管理部门会继续尝试做一些能效提升项目,但都是个别、局部项目,追求短期效益。

3、匆忙,流程管理缺乏进度。

一些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建设、运营分属不同部门,相互之间会出现严重脱节。 设计的能源系统管理要求与实际建设内容存在偏差,运行时间节点要求与建设、调试时间相冲突。 例如,为了赶上10月1日节点开业,某商场可能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来调试制冷系统的能量平衡,而设备安装在9月份就完成了,所以基本上没有时间进行调试。 整个能源系统缺乏设备联动调试,特别是暖通空调系统。 国内很多BA系统,由于建成后缺乏调试时间,只能在业主手中激活,很快就会出现数据不准确、控制困难的问题。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提出了一个整体的解决方案,应该从综合能源系统的角度来考虑。 传统的方式可能很简单。 我要开发一个节能项目,从能效分析、方案设计、节能改造、到项目实施。 综合解决方案考虑更注重完整性和连续性:

首先,可能需要对整个建筑群进行系统的规划咨询,清楚地了解所有的荷载和需求。 只有这样才能对项目进行全面的子系统能效诊断和评估。 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我们就会考虑整个能源体系的整体提升,探索各种商业模式。 最后要实现数字化运营管理,然后通过数据积累不断更新和完善。 这种综合能源系统解决方案的思路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规划要预先规划、分步实施、统一规划、统筹兼顾。 二是因地制宜,解决业主的实际问题。 三是利用多种商业模式进行混合打包,用效益好的项目来打包效益差的项目,实现双赢。

我分别介绍一下:

第一步是系统规划咨询,就是按照绿色建筑的标准和他的需求来考虑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系统架构。

第二步是能效诊断与评估。 该部分总体涵盖商业综合体七个部分,包括电气、液压、燃气、暖通、外围防护结构、清洁能源、信息化七大系统。

第三步,探讨全业务的合作模式。 这里一般提供四种类型。 一是综合能效服务,满足节能减排和多能优化需求。 二是提供能源托管服务,对能源采购、使用、用能设备效率、用能方式、能耗考核等进行全面合同管理。 三是能源供应服务,针对他的电采暖和空调协调发展,利用多能源互补技术,实现多能源协调供应和能源梯级利用,降低综合能源成本。 四是提供智能化运维服务。 这部分是为了改变传统的资产管理模式,解决设备多、人力少、数据大的管理问题。

第四步是数字化运营管理,包括客流统计、负荷跟踪、实时监控、动态调节、智能运维等,利用数字化平台积累数据,不断优化能源系统的运行。

楼宇自控系统的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大量先进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信息和数据。 先进的楼宇控制系统的管理可以保证各种信息和数据得到有效的存储和查询,并且不会出现信息丢失的情况。

1、完善监控环节:针对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标准和系统功能,整体设计能够满足相应的需求,并具备建筑物的基本功能,展现建筑物的特色。

楼宇自控系统集成方案书_楼宇集成管理系统_楼宇集成项目

2、加强技术管理:在实施楼宇控制系统时,需要明确各子系统的工程接口。 严格按照相应标准进行楼宇自控系统设计,加强技术和图纸审查,对施工方案、组织设计、进度和计划等信息进行全面审查。 楼宇控制系统涉及多个专业,需要加强工程技术和施工设计的审核。

3、加强楼宇自控系统管理,保证专业、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

综上所述,要使楼宇自控系统功能更加强大,首先要完善监控环节,其次要加强技术管理,第三要保证专业、类型之间的协调工作的。

近年来,康沃物联积极围绕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坚持自主研发,不断研发推出建筑低碳节能产品及解决方案。 目前已推出楼宇自控系统、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建筑碳中和场景IBMS楼宇综合管理平台,以实现绿色建筑、节能减排的高效管理。通过AIoT技术减碳及相关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医院、工厂、超市、写字楼、酒店、学校等各种建筑场景。

文章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楼宇自控系统集成方案书,请联系删除!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