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楼宇自控系统厂家 2017新一届世界500强排行榜,谁能笑到最后?
时间:2022-12-11    

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工业革命。传统制造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浪潮。工业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新兴技术为制造业打开了智能化的大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西门子、通用电气、博世集团、施耐德电气等多家百年老字号企业正在推动数字化工厂、工业互联网和工业4.0的发展,并已成为行业领导者. 那么在新的革命浪潮中,谁能笑到最后呢?

根据美国《财富》杂志最新发布的2017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以下是工业自动化领域排名前10的企业。

1. 通用电气公司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成立于1892年,又称奇异公司。1892年由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和汤姆逊-惠斯登国际电气公司等3家公司合并而成。世界上的商业。通用电气坚持多元化。公司的业务范围从飞机发动机和发电设备到金融服务,从医学成像到电视节目再到塑料。

人、数据、机器无缝协作——以智能机器定义未来产业新形态。2013年,通用电气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即连接人、数据和机器的开放式全球网络。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机器能耗来源,提高设备运行效率。

2016年10月,通用电气位列2016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第10名。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于2017年6月1日宣布,在美国境外开设首家智能制造技术中心,服务多个业务领域,在天津空港经济区。在2017年6月7日发布的2017年世界500强榜单中,位列第13位。2017年6月,“2017年全球最具价值品牌100强”揭晓,通用电气位列第19位。少量。

2018年12月18日,GE入选第15届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位列第14位

众所周知,今年,GE的高层发生了重大变动。新任高管实施了一系列提升业绩、优化业务结构、降低运营成本、裁员等新政策。可谓是“新官三把火”。,通用电气的股票一直在下跌。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GE的股价虽然有所下跌,但其在工控领域的总营收排名仍然是全球第一。

2.西门子

AG 成立于 1847 年,是电气和电子工程领域的全球领导者。2014年,西门子出售所持博西家电股份,彻底退出家电领域,专注于电气化、自动化和数字化领域。西门子数字化企业解决方案涵盖工业软件、工业通信、工业信息安全和基于数据的服务。

西门子主要产品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工控机(IPC)和工业操作面板(HMI)、工业软件、数控机床、低压电器、触摸屏等。九大业务是电力发电和天然气、风能和可再生能源、能源管理、建筑技术、交通、数字化工厂、过程工业和驱动、医疗和金融服务。数字化是西门子未来发展的三大方向之一。西门子将数字化视为未来的主要增长领域,并为数字化工厂设定了14%-20%的目标利润率。

为了加强在数字化领域的实力,西门子收购了全球工程仿真软件开发商CD-。西门子数字化技术帮助企业在实际投产前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优化、模拟和测试,并在生产过程中同步优化整个企业流程,最终打造高效的柔性生产,实现快速创新和启动,打造持久企业竞争力。

2016年4月,西门子推出了工业云平台,设计为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工业企业可以将其作为数字化服务使用。今年12月25日,西门子宣布新版本的最新版本将首次登陆亚马逊云服务(AWS)。从此,它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为各个行业的客户开发出强大的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尤其是在航空航天和国防领域。以及能源和公用事业。

3.日立

日立(),世界最大的综合性跨国集团日本公司,于1960年代来到中国,成为为数不多的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企业之一。日立集团由多个事业部门和事业公司组成,拥有多项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技术。目前,日立在中国拥有100多家集团公司,其成员活跃在电机、电子设备、家用电器和信息通讯等领域。

日立全面致力于社会创新,整合创新“社会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两大领域的优势,涉及信息通信系统、电力系统、环境、工业、交通系统、社会、城市系统. 为创建低碳社会和绿色经济而不懈努力。通过日立对人像特征提取算法和高速搜索引擎的长期研究,结合深度学习和自动校正等新技术的应用,人脸搜索识别技术克服了很多使用条件的限制,并且实现了系统的核心功能和性能。实现了质的飞跃。

日立变频器以其稳定的性能、丰富的组合功能、高性能的矢量控制技术、低速大转矩输出、良好的动态特性和超强的过载能力,在变频器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在国际上屡获殊荣,尤其是采用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技术的日立变频器,更是日立首创,拥有全球专利。日立系列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机械、缠绕机械、塑料挤出机械、搬运机械、木工机械、空调设备、风机、水泵等应用领域。

工业物联网潜力巨大,日立在工业物联网方面投入巨资。在未来两年内,日立将投资 28 亿美元为其客户群提供预测解决方案。一家使用大数据和预测分析的工厂在日常运营中的生产率提高了 10%。从宏观上看,10%的涨幅看似不大,但这种影响最终会传递给终端消费者,意义重大。

深圳楼宇液晶广告机厂家_楼宇自控系统厂家_自控plc柜厂家

4.博世

博世是德国最大的工业公司之一,从事汽车技术、工业技术以及消费品和建筑技术行业。1886年,年仅25岁的罗伯特·博世先生在斯图加特创立公司时,将公司定位为“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工厂”。总部设在 50 多个国家的 230,000 多名员工。博世以其创新和尖端的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而闻名于世。

博世集团是德国工业4.0战略的重要发起者,在工业4.0领域具有独特的地位。博世力士乐位于德国洪堡的液压阀生产线,因实现人、机器、物和IT系统的最佳互联,荣获德国知名工业杂志颁发的“工业4.0奖”。该生产线可零切换生产6大产品系列2000种不同产品,实现小批量定制生产甚至单品生产,可降低30%的库存,同时提高10%的生产效率。

博世力士乐开发了一系列同步伺服电机,可以向公司的控制器提供电机的温度和饱和度数据,从而提高扭矩精度和比以前更严格的运行公差。目前,博世已在全球100多家工厂推广工业4.0的实践,苏州汽车电子厂是试点之一。在生产环境中,构成信息物理系统的智能机器、仓库系统和制造设施协同工作以交换信息、触发流程和自动控制。工业 4.0 将连接整个价值链中的人、机器和事物,从供应商到客户。

2017年5月,博世在上海召开的以“创享互联网”为主题的2017年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2016年财务报告。借助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博世2016年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9%,达到915亿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5.松下

松下集团是一家全球电子制造商,从事各种电气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业务活动。1978年,中国国家领导人视察松下集团日本电视机厂。在双方会谈中,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表达了为中国做贡献的决心。随后,松下集团进入中国业务的起步阶段。过去几年,集团一直致力于与中国工厂的产品出口和技术合作,并于1987年成立了第一家合资工厂。时至今日,松下集团在中国的业务活动涉及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后勤、宣传等方面。松下'

唐山松下产业机械有限公司(ems()株式会社简称PWST)是由日本松下集团与唐山开元电器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的中日合资企业。采用日本松下的先进管理和技术,采用世界一流的制造、调试和检测设备,生产商标为“”的各种弧焊机、电阻焊机、等离子切割机、机器人及焊割纯件. 1996年以来,经济效益连续居中国电焊机行业首位。

松下于2016年7月19日宣布进军机器人控制设备市场。松下预计,到2020年左右,此类设备的市场规模将达到数百亿日元,力争获得数十亿日元的市场份额。松下开发了一种“运动传感器”,可以比以前的设备更准确地测量机器人的三维位置。此类产品可以检测和控制机器人的运动,公司相信工厂和护理等领域对机器人的需求将会增加。据称,控制机器人姿势的能力将得到提升,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6.霍尼韦尔国际

于1999 年由两家世界知名公司—— 和 合并而成。原霍尼韦尔的核心业务是住宅和楼宇控制技术以及工业控制和自动化产品;核心业务是航空航天、汽车和工程材料。今天,霍尼韦尔的业务涉及航空产品和服务;住宅和楼宇控制以及工业控制技术;自动化产品;特种化学品、纤维、塑料、电子和先进材料,以及运输和电力系统和产品。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工业企业必须找到能够快速实施、高效、安全和经济的自动化解决方案。2016年7月20日——霍尼韦尔过程控制近期发布了新一代工业物联网性能增强的过程知识系统。这种新的解决方案不仅可以让工厂所有者跟上尖端技术的步伐,还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优化自动化项目执行,减少周期调试时间和运营风险,同时保护公司的知识产权投资。凭借一系列可扩展的创新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客户改进项目执行和调试、升级控制系统基础设施、扩展标准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霍尼韦尔推出了一个致力于工业物联网和大数据的新业务部门。2016年5月,霍尼韦尔过程控制(HPS)近日宣布推出全新的集成过程软件解决方案——。该系统通过将工厂数据转化为可操作的信息来实现智能操作。霍尼韦尔的工业物联网技术组合正在帮助制造商使用数据更安全、更高效地运营工厂。通过数据收集、高级分析和深厚的专业知识,霍尼韦尔工业物联网解决方案帮助业主减少计划外停机时间和不合格产品。

2017年5月,霍尼韦尔发布了新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PLC产品经理石学勇表示,“适时推出,一方面顺应了智能制造对智能化、数字化、小型化PLC产品的新要求,另一方面也符合霍尼韦尔的渠道业务模式。”

7、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三菱电机公司是世界领先的电子电气产品制造商,始终致力于尖端技术和专业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制造。主要从事信息通信系统、电子元器件、重型电气系统、工业自动化系统、汽车电气设备和家用电器,在卫星、国防系统、通风设备等领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此外,三菱电机还拥有优秀的显示设备和显示器件技术。三菱电机的业务范围涵盖工业自动化(FA)产品和机电一体化()产品。

三菱电机在中国拥有30多家合资和独资企业。涉及汽车零部件、半导体等电子器件,输变电设备、电梯、轨道车辆电气产品、工业自动化设备、家用电器等电子产品领域。在机械、机械等广泛领域开展各种业务,积极开展技术转让。

三菱电机于2015年7月15日推出了全新系列的工业用垂直关节机器人“MELFA-F”,包括“RV-35/50/70F”等12个型号,负载能力分别为35kg、50kg、70kg。模型。新机型通过改变手腕结构,配备比老机型容量更大的减速器,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速度。12 种型号中​​的 6 种可以与三菱电机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PLC) 连接。通过使用PLC的高速通信功能楼宇自控系统厂家,不仅可以缩短I/O处理时间,而且与监控器一起使用,还可以提高操作和维护工作的效率。

为响应“工业对集成设备和工厂控制的需求”,三菱电机自动化发布了IQ-R系列产品,将顺序、运动、安全、过程和C语言控制集成到一个平台中。iQ-R系列控制平台适用于需要综合运动和安全控制、多过程紧密同步和高生产率的应用,专为汽车制造、食品加工、物料搬运和电子设备制造行业设计。随着中国自动化市场逐渐向智能化转型,对智能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三菱电机与中国市场息息相关。2017年,

8.韩国现代重工集团

韩国现代重工集团成立于1972年,以造船业务起家。通过在造船行业积累的技术,逐步进入船舶装备、工业成套设备、发动机、电子电气设备、工程机械、新能源等领域,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领先的综合性重工企业。

1984年,现代重工正式进入工业机器人领域,为全球用户提供自动化和机器人系统项目服务。产品涵盖:焊接机器人系统、搬运机器人系统、装配机器人系统、码垛机器人系统、LCD搬运机器人系统、医疗机器人系统等。

目前,韩国工业机器人厂商已占据全球约5%的市场份额。现代重工已能够提供焊接、搬运、密封、码垛、冲压、打磨、上下料等领域的机器人,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通讯等行业,大大提高了自身-韩国工业机器人的充足率。但从整体上看,韩国的技术与日本、欧洲等领先国家仍有较大差距。2003年,现代重工机器人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9、瑞士ABB集团

ABB 集团于 1988 年由瑞典 ASEA 和瑞士公司合并而成。ABB是电力和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公司,致力于为工业和电力行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是一家业务遍及全球的电气工程集团

ABB发明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三相输电系统、世界上第一个自冷变压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和第一台电动工业机器人等多项产品和技术,并率先将其投入使用商业应用。ABB拥有广泛的产品线,包括全系列的电力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高、中、低压开关设备产品,交直流输配电系统,电力自动化系统,各种测量装置和传感器,实-时间控制与优化系统、机器人软硬件与仿真系统、高效节能电机与传动系统、电能质量、转换与同步系统、保护电力系统安全的熔断器和开关设备。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电力和公共事业。

2015年4月,ABB推出首款真正实现人机协作的双臂工业机器人YuMi。YuMi 是一款具有视觉和触觉的协作式双臂组装解决方案。从机械手表的精密零件,到手机、平板、台式电脑零件的搬运,YuMi都以其精准度轻松搞定,穿针引线。该机器人专为电子、玩具制造等行业的小部件组装和测试而设计。它可用于力引导装配任务,例如分拣、零件插入、检查、零件分配、包装和张紧螺栓。

今年,ABB通过一系列战略并购壮大了实力。2017年7月,ABB宣布完成对贝加莱的收购,贝加莱是全球最大的专注于为机械和工厂自动化提供领先产品和软件的独立供应商。2017年9月25日,ABB宣布收购GE位于瑞士苏黎世的工业系统业务,进一步巩固其在电气化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

10.施耐德电气

施耐德电气成立于 1836 年,总部位于法国吕埃,是能效管理领域的全球领导者。施耐德电气()为全球100多个国家的能源和基础设施、工业、数据中心和网络、楼宇和住宅市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包括能源和基础设施、工业过程控制、楼宇自动化和数据中心和网络等市场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在住宅应用领域也具有强大的市场能力。

施耐德电气将在2020年前斥资6500万欧元(约合1亿新元)在新加坡设立软件解决方案中心、新的东亚总部和区域控制中心。该公司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赵国华(Jean-)表示,之所以选择新加坡,是因为该公司在当地已有40年的历史。新加坡营商环境友好、效率高、地理位置优越、物流平台完备、人才济济。优势,因此决定扩大在新加坡的投资。

作为全球能效管理和自动化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希望通过其在可持续能源管理、工业自动化、软件和服务方面的专长,实现技术创新,为客户带来价值。

2017年10月11日,施耐德电气宣布推出工业软件平台( )。该平台为工程、规划和运营、资产性能以及控制和信息管理提供高可靠性的解决方案能力。在全球超过100,000个站点部署了超过200万个软件许可,工业软件平台可以支持复杂的在关键任务和关键任务工业运营所需的范围内运行,每天处理超过10万亿笔交易,涵盖超过 200 亿个操作参数。

可惜没有中国公司,你怎么看?

【赛迪资讯】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尤其是在这个网络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科技改变了城市建设的方向。近年来,智慧城市的建设在各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就连智能建筑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甚至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开工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和房地产建筑约4亿平方米,保障性住房、保障性住房和住宅用地面积约16亿平方米。按建筑面积计算,智能建筑市场规模约4000亿元。可见,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也对智能建筑充满期待。

建筑必须是智能的。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管理软件和节能系统程序,使建筑群内的建筑机电或设备有序、全面、科学地运行,从而有效地保证居住环境舒适。建造。达到改善工作环境、实现节能、节省维护管理工作量和运行成本的目的。并利用信息网络系统将5A体系有机融合,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进行整合,使建筑具有安全、便捷、高效、节能的特点。

构建智能化的基础

智能建筑是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边缘交叉学科。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建筑智能化早已兴起,而在我国,建筑智能化还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生事物。建筑智能化相关应用场景广泛,涉及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通信技术、楼宇技术等,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智能化标准。但在技术上,电器、电路、网络的“自动化”是构建智能化的基础。

面对市场的发展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智能楼宇将成为追求舒适工作、生活环境的必然产物。中国虽然不是智能建筑建设较早的国家,但却是后来者。就连全球能效与自动化领域专家、智能建筑专家、法国工业先驱之一的施耐德电气也将中国视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施耐德电气全球节能建筑执行副总裁

施耐德电气全球能效建筑事业部执行副总裁在接受赛迪网采访时表示:“对于整体建筑能效,中国市场巨大。施耐德电气将配电和弱电连接在一起,打造了施耐德电气独有的一体化强弱电解决方案形成了施耐德电气在电力方面的独特优势,搭建了一座桥梁,我们相信中国市场将实现非常大的业务增长。”

智能楼宇杀手

它由施耐德电气、微软、英特尔等合作伙伴共同开发。2017年6月7日正式面向中国用户推出建筑市场化架构。该架构基于物联网,具有开放性和高互操作性。并在互联互通的产品、边缘控制、应用分析和服务三个层面进行全面创新,将基于该平台的电源与架构无缝融合,形成独特的强弱电一体化理念,打造面向未来的建筑楼宇完整解决方案,实现楼宇内部各系统的监控、测量和优化闭环管理,助力酒店、医疗、办公、

谢继军,施耐德电气能效与楼宇事业部负责人,高级副总裁

施耐德电气中国节能与建筑业务负责人、高级副总裁谢继军在接受赛迪网采访时表示:“目前楼宇自控系统厂家,施耐德电气节能建筑业务具有很高的战略地位,是支柱和“施耐德电气数字化的差异化。因为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我们不断加大投入,这也是决定施耐德电气未来在楼宇盈利的核心。”

此次对公司的投资足以证明施耐德电气对中国智能楼宇市场的高度重视。遵循标准化的通信协议,支持智能设备的高效运行和分析功能,进行控制决策,实现“嵌入式互联、智能化”。

谢继军强调:“施耐德电气在全球智能楼宇建设的技术水平上是绝对领先的。不过,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势。面对政府对节能和智能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施耐德电气可以帮助用户提供“通过非常成熟的解决方案和技术,实现可视化分析、报表、闭环解决方案,措施可以很好的有机结合,挑战虽然多,但机会更多。”

能效管理需要连续性

施耐德电气能效与建筑事业部能效中心主任孙静在接受赛迪网采访时表示:“从全球范围来看,智能建筑能效管理分为新市场和既有市场。远程能源可用于既有建筑的管理、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运营状态,苏世民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虽然2016年底交付,但还在逐步调试和优化中。因此,对于现有市场从施耐德电气的角度来看,会通过很多智能平台和一些服务来提高它的能效。”

据了解,目前我国70%~80%的建筑在智能建筑能效管理方面并没有做好。但是,施耐德电气做到了。以法国公司的严谨和对客户服务的态度,坚持以可持续的方式为交付客户提供升级测试服务。

直击国内智能建筑能耗痛点

在新型绿色建筑方面,可以利用理论值来模拟和优化能耗。尽管施耐德电气在数据和仿真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仍坚持进行多点设置、系统连通性等各种现场评估测试。

孙静认为:“从能效的提升上,我们知道有被动式节能技术,很多门窗、隔热等,在施工阶段就可以解决,很多动态节能都相关针对人们的使用习惯,这里需要把平台搭建好,建立起为未来持续改进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逻辑。施耐德电气强弱电一体化平台希望在建设的全过程中,制度和制度、规划连成一条线,避免在国内遇到的不同制度割裂造成的衔接和功能不连续的问题。”

中国是施耐德电气智能楼宇的主要阵地之一

在国内,由于政策的支持、业主的重视以及智能系统本身的价值,如今的智能楼宇市场可谓是蓬勃发展的状态。生活在波士顿的他一直关心中国,非常看好中国的发展。

表示:“中国有更多的本土创新和研发,施耐德电气将大力、持续推进中国市场。包括很多投资计划,将继续在中国进行更多的投资,以及施耐德电气集团管理层对中国市场的重视。”中国市场也将得到极大的加强。”

可以预见,施耐德电气未来将把中国作为智能楼宇业务发展的主阵地。在整个集团管理层的全力支持下,相信中国智慧建筑的发展将得到施耐德电气更多的投入和支持。期待谢继军带领的施耐德电气中国能效与建筑团队为中国智慧建筑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赛迪网

更多精彩资讯,敬请登陆金融行业网站()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