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了解更多康沃思实时动态,新闻资讯一手掌握
新闻资讯
行业新闻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新闻
全屋智能3.0大幕拉开,谁能率先把握行业痛点?
时间:2023-06-14    

作者| 小伟

出品 |

随着智能家居产业的升级和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千亿规模的全屋智能市场正迎来高速发展期。

这背后是政策、双碳目标和用户需求共同推动的结果。 在政策层面,智能家居被列为九大物联网重点应用示范项目之一。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政策加快产业发展,并提出了“到2025年底建成较为完备的数字家庭标准体系”的目标。 在双碳层面,全屋智能在住宅场景的应用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是双碳目标落实到个人消费者的重要体现。 在用户需求层面,在消费升级的大趋势下,老百姓对智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突出。

对于任何一个行业来说,未来越是确定,竞争就会越激烈,最终的赢家就越不确定。 全屋智能领域也是如此。

近日,艾瑞咨询联合全屋智能领导品牌Aqara发布了行业首份全屋智能报告:《中国全屋智能行业研究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针对国内全屋智能行业发展现状及典型品牌。 行业模型和未来发展趋势提供了全面的洞察力。

白皮书指出,国内全屋智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APP楼宇自控品牌有没有,整体竞争格局尚不明朗。 目前,市场相当分散。 有小米、华为等平台公司,有海尔、美的等传统巨头,也有专注于精耕细作的Aqara绿米等独角兽。

全屋智能的底层是物联网。 至少在行业发展初期,其发展逻辑不会像高度标准化的智能手机行业那样,呈现寡头垄断的幂律市场,而是多元并存的去中心化市场。 谁能率先抓住行业痛点和未来趋势,谁就有更大的胜算。

1、从被动响应到主动服务,全屋智能3.0大幕拉开

目前,全屋智能市场存在理想与现实的脱节:一方面是一级市场投融资的火热赛道,另一方面却始终没有迎来实际消费需求在大爆炸中。

为什么全屋智能的概念被炒了多年,却始终难以落地? 背后的原因是市场存在诸多障碍,比如用户意识、技术、服务、价格、可扩展性等。

比如在认知层面,用户对全屋智能的认知度还很低。 根据白皮书问卷调查,只有3.5%的对智能家居有期待的用户实际使用过全屋智能品牌的服务。 技术层面安装配置难,服务层面使用维护难,都是企业需要攻克的难关。

图/《中国全屋智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价格和可扩展性也是落地难的原因之一。 目前市面上一套三居室全屋智能方案的价格往往在6位数以上。 比如华为去年推出了99999元起的全屋智能方案(3房2厅)。 此外,全屋智能领域的新技术、新功能也在快速更新。 毕竟全屋智能不像换个手机。 它的单价高,更换成本高。 与其做初学者,不如等待市场和产品更加成熟。 ,让部分消费者选择观望。

虽然近几年带有全屋智能概念的产品不少,但大部分还没有走出“伪全屋智能”的阶段。 回顾全屋智能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华为官网有app没_楼宇自控系统品牌_APP楼宇自控品牌有没有

图/中国全屋智能发展阶段(《中国全屋智能产业研究白皮书》)

1.0阶段着重于单品的智能化功能和简单的连接,通过终端控制+语音控制+手动控制的方式实现单品之间的联动。

2.0阶段以场景为主,可实现不同场景下的多终端互联,如观影模式、睡眠模式等。

1.0和2.0阶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简化用户操作,但并没有带来本质的改变,交互体验依然是机械化的“指令触发-被动响应”模式。 这种“伪全屋智能”误导了很多用户对全屋智能的认知,也让很多企业陷入了毫无意义的智能家居入口之争。

3.0阶段提倡“非指令主动服务”,通过终端设备采集用户数据,主动感知用户需求和习惯,最终实现全空间、全时间的智能“主动”服务。 白皮书指出,全屋智能的核心价值在于自主感知、自主决策、自主控制、自主反馈的生命力。 只有能够提供主动服务,才是真正的全屋智能。

无感、主动、个性化的用户体验是全屋智能3.0区别于以往的典型特征。 要实现这些目标,其背后的服务链环环相扣,对服务商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仅靠单点或单一产品的优势是行不通的。 能够进入这个维度竞争的企业必须具备综合综合实力,任何一个薄弱环节都会影响用户的整体体验。

例如,如何改善AI算法的成熟度和数据采集的低效性,如何实现整体联动和平衡家庭智能化水平,如何使用无线方案降低用户部署门槛,如何使用服务体系等。解除用户的后顾之忧,以及如何打破孤岛生态的孤立,形成最广泛的生态连接等等。

此外,全屋智能3.0也是实现用户层面节能减排的必由之路。 白皮书显示,一个普通家庭平均每天用电量约10度电,安装全屋智能家居后,每天可节省约4度电。 以此计算,中国家庭安装全屋智能后每年减少的能源消耗折算为可节约11446.4亿公斤标准煤。 节能减排功能将成为全屋智能制造商的必备标配。

目前,全屋智能3.0已经启动,匹配市场需求能力的服务商已经出现。

2、Aqara,全屋智能3.0时代领先典范

全屋定制品牌有没有市场,消费者最有发言权。

2021年双十一,全屋智能领域的独角兽Aqara在头部电商平台智能家居品牌榜单中名列前茅,天猫排名第一,京东排名第二。 并且在老用户中,Aqara具有较高的用户粘性和扩展性。 根据白皮书问卷调查,在选择Aqara服务的用户中,100%的用户愿意向亲朋好友推荐Aqara。

Aqara早期主要从事无线楼宇控制系统的研发,2016年进入全屋智能领域。在全屋智能赛道上,Aqara已成为行业内不可忽视的独角兽公司。行业由于其差异化的定位和高增长。 2021年C轮融资后,Aqara的估值将达到10亿美元。

在资本市场,Aqara也被认为是率先落地全屋智能化的行业黑马。 深创投投资人马雪梅认为,“Aqara是未来智能家居赛道的主流,最有可能率先实现全屋智能主动智能状态。”

为什么消费者和资本市场都看好Aqara在智能家居3.0时代的优势? 这与其在技术、服务、生态等方面的行业领先地位密不可分。

首先,Aqara基于传感器、AI等领先技术,聚焦主动服务模式,在售后市场进行差异化布局。

楼宇自控系统品牌_APP楼宇自控品牌有没有_华为官网有app没

全屋智能的智能化程度,一方面取决于芯片所承载的AI算法的成熟度和准确性,另一方面取决于主动感知能力,需要提供足够的用户习惯数据供智能控制系统学习。 主动感知能力离不开传感器+AI能力。

在行业内,Aqara特别注重传感器和AI技术的自主研发,拥有行业最完善的无线传感系统,涵盖人体、湿度、温度、照度、大气压力、天然气、雾霾、水沉浸、震动、TVOC等场景。 由于传感器单价低、研发成本高,大部分智能家居企业选择向上游采购,而Aqara则通过自研将主动感知的底层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 通过传感器获得主动感知后,嵌入式视觉AI算法等技术可以实现多模态数据的实时分析和建模,准确识别和分析用户行为,预测用户想做什么,实现主动服务。

目前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大多集中在前装市场,改造难度大、成本高。 未来我国房地产开发将以精装/精装为主,毛坯房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前装市场的口岸将缩小。 Aqara采用分布式智能控制系统,搭载无线连接技术,加上自主研发的单火取电技术、方舟技术等,打造无线技术解决方案,可完成全屋智能化改造无需重新布线,大大降低了用户安装门槛,实现了节能减排。

这些领先解决方案的背后,是Aqara领先的技术研发实力。 Aqara目前拥有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打造了强大的底层算法和应用层软件(涵盖物联网平台PassS、行业应用SaaS系统、Aqara Home app和各类小程序工具)和过硬的硬件技术实力.

其次,行业率先打造完善的线上线下服务体系和4S服务模式。

白皮书指出,构建全链条优质服务体系或将成为企业的快速突破口。 完善的服务体系是Aqara的护城河之一。 Aqara于2017年首次提出4S服务模式,在业内率先实现全屋智能化一站式定制服务,提供软硬件一体的完整家居解决方案。

4S服务模式包括解决方案展示、Sales产品销售、用户服务、沟通反馈,打通用户全生命周期体验。 在节目展示环节,Aqara Home智能家居体验馆是Aqara的差异化优势之一,旨在通过用户现场的亲身体验,开启用户对全屋智能的认知。 截至目前,Aqara拥有600+智能家居体验馆,覆盖490+城市和地区,线下服务团队达10000余人。

三是开放生态,支持国际主流智能生态。

目前,智能家居行业的生态仍然是碎片化的。 由于通信协议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等限制,这种现状短期内恐怕无法改变。 但是Aqara在业界已经做到了广泛的兼容。 旗下产品涵盖30+品类,500多个SKU。 支持的生态包括小米米家、天猫、百度、中国电信、苹果、亚马逊、Alexa等。

在苹果生态中,Aqara是中国接入苹果最多、体验场景最全的品牌,也是国内唯一仅靠单一品牌就能实现全屋智能的品牌。

此外,Aqara还通过专业培训统一服务标准,为全行业培养专业人才。 由于市场处于发展初期,人才短缺是全屋智能行业从技术、销售到售后维护的一大痛点。 Aqara打造智慧装修一派,统一服务商服务标准,旨在实现“人人都一样”的服务标准,到达全屋智能化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智装学院已经为服务商提供了500+次线下培训,培养了数万名从业者。

3、写在最后:市场竞争将回归到服务本身

智能家居是一个长期的超级赛道,玩家众多,巨头众多。 该行业目前正处于从旧模式到新模式的过渡时期。 旧模式、旧玩法面临挑战,如基于现有优势和路径依赖的入口思维、生态碎片化等。 市场已经验证,以Aqara为代表的全屋智能3.0新模式正在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消费升级和用户全屋智能意识的提升,市场竞争将回归到服务本身,下一阶段的竞争重点将是全屋智能化建设的竞争。 ——连锁服务体系。

从本质上讲,全屋智能产业的发展逻辑是服务,而不是产品,不是一堆智能物品的堆叠和连接。 在市场初期,用户认知还没有形成的时候,谁能率先将主动式全屋智能的概念植入消费者心智,同时利用科技降低成本,谁就会成为能够在行业爆发期抢占巨大的市场。 从这个角度来看,Aqara潜力巨大,未来可期。

*本文题图来自:蛇皮网,基于VRF协议。

人气不减,由赤坂彰担纲原作,而萌加洋子的青春漫画作品《我的孩子》近日正式发布了一个让不少读者和粉丝都非常开心的好消息。 本作即将迎来TV动画化。 虽然具体动画的详细信息还没有公开,但至少这个消息让不少影迷看到了提前开香槟的希望。

于2020年4月23日起在集英社《周刊少年跳跃》连载。 随后,他获得了很多荣誉,包括2021年全国书店店员推荐漫画第4名,2021年漫画大奖第5名,并且在2021年的下一届漫画大奖中获得了第一名。截至2021年4月22日,小册子的累计销量已经超过100万册,可见其人气之高,实现TV动画化也在情理之中。

故事主要讲述了在小城市做妇产科医生的吾郎,每天过着与娱乐圈无关的生活。 另一方面,他“推”的偶像星野爱开始登上明星榜(所谓“我推”,说白了就是我的命)。 如此这般的两个人,成就了最糟糕的相遇。 齿轮开始转动。

具体的制作阵容还不清楚。 如果不是太差的话,那么这部作品动画化之后楼宇自控系统小动画怎么做,要是能引进国内平台的话,大概率会爆火。 当然,作品本身的争议肯定不小,但确实是一个精彩而美丽的故事。 类型,你可以放心。 但是开播之后肯定会有很多疑问,这不是偶像剧吗? 怎么变成悬疑+复仇剧了? 为什么完全没想到这个发展,为什么偶像一上来就挂了等等。

但是对于动画来说,如果不经过半年的制作过程和策划,很可能做不出多少实质性的内容。 别说是第一次登台,能把剧情推进到真人秀上就已经成功了。 原创作品的内容太少了。 好吧,我估计戴帽子的女孩根本就没有机会,到时候再看吧。

咨询热线: 0791-87879191
赣ICP备2020012442号-2 Copyright © 2018-2022 江西康沃思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站点地图